最近,厦门的很多羽毛球馆热闹非凡。从清晨到夜晚,预定场所的电话不断响起。一群群羽毛球爱好者在球场上纵情挥拍,专心于那小小羽球在空中飘动的瞬间。
巴黎奥运会已完毕,但其带来的运动热潮依旧涌动在厦门的街头巷尾,而在很多的体育项目中,羽毛球无疑是最受厦门人喜欢的运动之一。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羽毛球传入厦门至今,羽毛球已陪同厦门人走过一个世纪的岁月。作为我国最早展开羽毛球运动的城市之一,从2000年开端,厦门市共培育出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等国内外重要赛事冠军共39人次,成为我国培育羽毛球冠军最多的城市之一。
一座城为何能培育出那么多冠军?当地的羽毛球热到啥程度?近来,记者走进厦门各大羽毛球馆,寻觅答案。
“我现在预备出发去球场,大约半小时后会到。”一个一般的作业日,羽毛球爱好者庄齐完毕一天的作业后,前往单位邻近的羽毛球场。奥运会后,庄齐发现了自己的运动群里,约打羽毛球的局渐渐的变多了,“之前也会有朋友组局,但一个月大约只要1~2次,最近或许一周就要打两场”。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全民体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现,我国羽毛球运动人口高达2.5亿,是除了健步走之外,参加人口最多的大众健身项目。而在厦门体育人口中,每3个人就有1个人打羽毛球。据不完全统计,厦门长时间在室内场馆打羽毛球的人数约有10万人,每年举行巨细赛事超越80场,参赛人数超3万人次。“下班打球”乃至“打完球再回去加班”已成为厦门人实在的日子描写。
为什么厦门人会如此酷爱羽毛球?“设备简略”和“交际特色”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得到的两个高频词。羽毛球运动门槛不高,对场所和器件的需求也没那么严苛,在公寓楼下和社区广场找片空位就能玩,并且交际特色强,年轻人能够很轻松地邀约到伙伴,在运动中健身、增进感情。
“在厦门,羽毛球运动原本就有很深沉的‘大众基础’。”华侨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庄志勇和记者说,这片土地上的“羽毛球热”除了羽毛球运动自身的特色之外,更与城市开展的前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早在19世纪末,源自英国的羽毛球就被带到了这座作为通商口岸的城市,其时一些有条件的人开端触摸这项新颖的运动。20世纪初,鼓浪屿的体育场呈现了大众进行羽毛球运动的身影。
但羽毛球在厦门真实得到开展,还要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时代。1965年,陈婵娘跟从爱人来到厦门。这位出生于印尼雅加达的美丽姑娘,从小就对羽毛球有着浓厚兴趣,在青少年时期便参加过印尼全国竞赛,小有名气。正是在那一年,厦门市体委建立体校,陈婵娘在校内担任羽毛球练习作业。
作为海岛型城市,厦门室外风力较大,极易影响羽毛球的练习,且室外地上硬度较高也简单对球员膝盖形成损害。面临这样的窘境,陈婵娘活跃寻觅解决方案,终究找到了厦门工程机械厂的食堂,借用为羽毛球练习场所,并在全市各小学校选择20多名7岁左右的学生组成了厦门第一支羽毛球队。
上世纪七八十时代起,我国羽毛球界的熠熠群星开端闪烁在厦门的土地上,包括先后12次勇夺世界冠军的林瑛、打破了“羽球王国”印尼在国家体育馆“百战百胜”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