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六地”发展定位,坚定信心决心,奋力攻坚克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扎实推进,全方位转型不断深化,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运行稳步回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8%,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率达78.4%。面对严峻形势和多重挑战,我们夯实“稳”的根基,积蓄“进”的力量,全市经济在爬坡过坎中稳健前行,从一季度平稳开局,二、三季度承压修复,到四季度加快回升,走出一条来之不易的U形上扬曲线。
(二)转型步伐更加坚实。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新增国家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优秀场景3个、国家级绿色工厂5户,太重轨道获评国家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清徐经济开发区入选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全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晋科半导体、烁科晶体二期、晶科光伏材料、金瀚源高纯碱金属材料、泰山玻纤等项目加快建设,源瀚蓝宝石二期主体完工,惠科电子铜箔一期、山西希本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科美锦超级电容炭等项目建成投产,新材料产业布局和产业链重构取得阶段性成果,新材料产业集群初具雏形。特别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太原制造的碳纤维羽毛球拍去年底正式面市,重振我市消费品工业有了新的开始。2023年,全市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5.9%,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转型发展正在积厚成势!
(三)发展活力加快释放。开展消费提质扩容等十大行动,天美杉杉奥特莱斯、龙城万达广场两大商业新地标陆续亮相,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连续10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城市“烟火气”愈发浓厚。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全球蛙、新和实业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中车·华远智能化联运枢纽港货运班列正式开行,入选国家综合货物运输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文旅深层次地融合发展,汾河雁丘园、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建成开放,太原古县城十字街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晋祠文旅体验综合项目入选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全市重点监测景区接待人数、门票收入分别增长132.4%、79.8%。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走进埃及,成功举办2023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太原论坛、中国·太原文化旅游推介招商大会、太原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获评2023年度活力城市,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的提高,了解太原、喜欢太原的人慢慢地多!
(四)创新生态一直在优化。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第一实验室二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国家级不锈钢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22个、技术创新中心21个、高端新型研发机构3家。发展壮大各类创新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分别达3744家、954家、55家,中车太原获评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晋创谷·太原”创新驱动平台揭牌运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布53家企业56项“揭榜挂帅”项目,111个(次)科研人才团队领衔揭榜,太钢超级超纯铁素体材料填补国内空白。全力服务创新创造,建成全省首个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4个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正式投用,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5%,太原同创谷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公司孵化器。启动大学毕业生留并就业创业项目,发放首批“人才绿卡”,全年引进落户各类人才1.38万人。
(五)城乡发展统筹推进。持续提升城市品质,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轨通,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80个,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06部、既有建筑节约能源改造498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位1.1万余个,新建充电桩2.08万个,阳曲热源厂建成投运,城市内涝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开通运行太原至太谷、忻州公交线路,发起成立山西中部城市群气候投融资联盟,5类1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群内“跨市通办”。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633个行政村全部达到清洁村庄标准,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3%以上。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88元,高于全国全省中等水准。清徐县杨房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兴华街道路改造全面完工,下雨天污水外溢、积水内涝的问题彻底改观,多年来困扰周边居民的大难题得到圆满解决!
(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开展东西山生态修复工程,完成4万亩营造林任务,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获评20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完成6家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2家铸造企业冲天炉改造、197家工业公司VOCs源头替代,5.5米及以下焦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PM2.5改善率居全国省会城市第3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降至4.95、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力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北郊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娄烦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相继完工,县级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断流近30年的三晋名泉晋祠泉实现出流!
(七)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我们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建成就业服务站102个、劳动保障工作站684个,公益性零工市场实现县县全覆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58万人。实施一批惠民工程,建成城市书房20个、自助图书借阅站48个、体育公园2个、社会足球场52块、惠民篮球场100块,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全部免费开放,13个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试运营,市儿童福利院和康宁医院新院区正式投用。用心守护一方平安,24栋高标准储粮大仓建成投用,33座消防站加快建设,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连续三年未出现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获评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我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0所,改造寄宿制学校13所,新建中小学校23所,新增优质学位3.5万个,累计建成中小学教育集团70个。去年9月,西华苑小学迎来首批新生,困扰周边3万居民十几年的孩子上学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我们努力为群众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揭牌,新开专科门诊3个、新建专病救治中心4个、新增重点学科(实验室)6个,医院手术量同比增加13%,群众大病不出市就能得到更优秀救治。一个城市拥有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党中央对我们太原人民的厚爱!
去年,我们承诺的12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太原成功入选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八)政府效能得到提升。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2.9亿元,纳税人满意度居全国省会城市第5位,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获评全国十佳治理典范、服务优化典范,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17.3万户、增长5.1%,总量达79.4万户、增长10.4%,新增上市企业2家、“晋兴板”挂牌企业38家。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快速推进行政执法全流程规范化建设,设立民营经济法治服务中心、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推动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协和各方监督,办理省、市人大代表建议406件、政协提案602件。全面深化清廉政府建设,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细则,坚持纠“”与树新风并举,忠诚履职、狠抓落实,政府治理效能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奋斗饱含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并部队、公安干警和中央、省驻并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太原改革发展的各路朋友,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太原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仍需巩固,投资的有效性亟待提升,产业转型步伐还需加快,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任重道远;污染防治攻坚压力较大,生态环境质量还需逐步提升;民生领域还有短板,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仍有差距,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认线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太原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夯基起势的重要一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改变,中央明确宏观政策继续加力增效,逐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保证。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动能持续壮大,为加快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市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省委、省政府明白准确地提出支持太原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太原转型发展、蓄势腾飞的路径更加清晰,经济持续向好、总体回升的势头更加强劲,全市人民接续奋斗、攻坚突破的氛围更加浓厚。只要我们沿着习指明的转型发展康庄大道,始终把坚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只争朝夕、笃定前行,就一定能变潜力为实力、化优势为胜势,不断开创太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锚定“六地”发展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太原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实际工作中努力争取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下达任务。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科技和产业互促双强,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深入实施“双百攻关行动”,优化“揭榜挂帅”“赛马制”和竞争择优、定向择优等科技项目攻关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普惠性后补助政策,持续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热情,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在我市涌现。坚持把未来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紧盯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等方向,在打造标志性产品、构建应用场景等方面积极探索、前瞻布局,抢占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赛道。
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行动。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中焕发新生。引进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改造提升太原工具厂,打造工业母机产业园。实施智能制造专家诊断服务、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培育、智能制造项目技改支持三大工程,支持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山西枢纽(太原)建设,加快华为矿山军团全球总部等项目建设,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力争两年内,数字化改造工业企业400家以上。加快太钢2×300MW机组低碳节能综合利用升级改造、亚鑫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三强炭黑原料及能源循环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推动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向“以化领焦”转变,年内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户,支持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实施重点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聚焦“一高两先三特三新”产业链体系,一链一策、精准发力,持续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强化“链长”统筹作用,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标志性项目建设,年内每条产业链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3个以上,布局产业基础前沿领域创新项目3个,开展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3个,推进“智改数转”标杆项目3个以上,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应用场景3个以上,全年投资分别达到30亿元以上、产值增加100亿元以上。强化“链主”引领作用,支持引导“链主”企业以利益共同体形式,年内分别招引延链项目3个、补链项目3个、强链项目3个,力争新项目投资达到30亿元以上、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强化项目支撑作用,支持晶科能源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加快投产,推进太钢高端冷轧取向硅钢二期、惠科电子新材料二期、太重工程起重机智能制造等项目建设,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同时,抓住国家推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产能储备和备份的战略机遇,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设关键产业链必要备份和战略腹地城市。
实施特色专业镇培育壮大行动。聚焦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太原特色的产业集群,年内省市级专业镇新增投资30亿元以上、工业产值增速达到20%以上。清徐老陈醋专业镇,重点支持紫林、水塔、美锦等醋企发展壮大,推进食醋检测认证创新平台“五大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实现“醋产量百万吨、产值百亿元”目标,打造全国最大的食醋生产基地。电机专业镇,重点加快山西电机智慧工厂及研发制造基地、太原智能电机港等项目建设,支持太原比亚迪扩大新能源车永磁同步电机产量,推动山西机电院伺服电机项目年内实现量产,打造全国最大的高效电机、特种电机制造基地。碳纤维专业镇,发挥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技术创新优势,重点支持山西钢科宇航级碳纤维拓展市场,推动山西希本丰富产品、扩大规模,到2025年底再引进10家碳纤维相关企业、年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打造“原丝-预浸料-复合材料-下游制品”综合性生产基地。半导体专业镇,重点加快晋科半导体、源瀚蓝宝石二期、天成半导体等项目建设,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同时,支持各县(市、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重点发展2至3个主导产业,谋划建设节能环保、葡萄酿造、预制菜加工等专业镇。
激发潜能促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抓住国家推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促进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加强“换新+回收”新模式发展,统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全链条各环节,更多惠及消费者。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加快推进泰康康养社区、森栖谷等项目建设,鼓励发展适老产业。大力发展演艺经济,打造具有太原特色的演艺消费矩阵。提升体育赛事消费规模,高水平办好环太原公路自行车赛、太原马拉松赛、WTT常规挑战赛等品牌赛事,努力把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拓展柳巷-朝阳、长风-亲贤等重点商圈服务功能,加快吾悦广场、清源水城等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消费新载体新场景。提升食品街、中正天街、上马街、泰享里等特色街区消费品质,支持钟楼街创建国家级示范步行街,培育壮大夜经济。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试点建设,持续提升居民生活消费便利化、品质化水平。
狠抓项目扩投资。深入开展有效益投资专项行动。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在谈项目库,力争年度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数量占比达到15%以上。紧盯重点项目开复工率、投资完成率,建立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项目调度精准化、规范化水平,确保按时序进度要求完成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推动建立政府投融资新模式,提高投资运作效率,形成更多有效益的投资。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引导企业加快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按照一链一基金目标,吸引社会资本围绕重点产业链组建专项基金,加快构建基金丛林。完善机制大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建立重点民营企业联络恳谈例会制度,实施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构建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
做强载体畅循环。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鼓励发展物流新模式,持续降低物流成本。深入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持续提升国家陆港型(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城市能级。拓展晋阳湖、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功能和配套设施,推进“会展+”产业融合,打造区域会展中心。加快低效闲置楼宇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改造,积极推动工业上楼,城六区年内各打造特色楼宇5个以上。分类梯次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年内创建省级集聚区2个,新认定市级集聚区3个。
强化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做好镇城仰韶文化遗址现场复原展示,推动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年内建成开放。推进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加快文庙-文瀛湖、城隍庙-北仓巷、鼓楼-唱经楼、北城墙遗址等片区改造提升,更好展现府城特色风貌。谋划建设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山西革命军事博物馆、太原工业博物馆,提质升级太原解放纪念馆,打造独具特色的“博物馆之城”。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生动讲好太原故事。
打造太原旅游热点门户。做强晋阳古城文旅板块,加快创建晋祠天龙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支持晋阳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蒙山、太山、龙山、天龙山、晋阳湖等景区连片提升,构建“山、湖、城”整体景观体系。唱响诗意汾河板块,利用汾河景区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推动汾河晚渡、雁丘园、老龙头等景点串联成线,打造“跟着诗词游太原”精品线路。做优千年府城板块,整合府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百年老字号品牌,打造集观光游览、特色美食、文化展示为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精品线路。提升大美西山板块,推动玉泉山、长风城郊森林公园等提升服务品质,加快“西山归源”等项目建设,再现“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的壮美景象。组织开展系列文旅主题活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配套服务,加快形成辐射全省、吸引国内外的旅游集散体系。
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繁荣文艺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方位展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之美。传承好晋剧、莲花落、太原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老字号、非遗工美进景区,开发富含文化特色、匠心技艺的旅游产品,让太原文旅看得见、记得住、带得走。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动丁果仙大剧院年内投用。支持太原古县城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入实施“免费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更好满足老百姓精神文化需求。
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扎实推进轨道交通建设,1号线号线号线二期工程力争年内开工。推动迎泽大街改造提升、大运路打通、蒙山大街西延、摄乐街西延等项目年内完工。服务保障太绥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做好武宿机场三期改扩建服务保障。有序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着力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力。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水平发展,充分发挥中心龙头作用,按照“六个一体化”发展思路,健全完善与周边四市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共拉长板提升整体效能。推动古娄方高速公路、国道108太原过境段公路开工建设,加快青银二广高速公路太原联络线、西北二环高速公路建设,打造区域内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路网体系。扩大“跨市通办”事项范围,分类推进医疗、社保、人力资源等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支持潇河绿智城建设,高标准推进大盂产业新城建设,加快凌井店产业新城规划建设,支持迎泽区与晋中寿阳县联手打造“飞地园区”。
着力提升城市宜居吸引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实施老旧小区改造668个,同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20部。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适老化适儿化改造。积极创建国家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城市、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全力冲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综合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建设“一网统管”指挥平台,打造高效、便捷、宜居的智慧城市。
做强乡村特色产业。强化龙头引领,培育提升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8个。推动集聚成势,高标准打造高粱、谷子等6类农业全产业链条,加快构建乳品、果品等6大优势产业集群。做好产品宣传,做强“山西陈醋”“阳曲小米”“娄烦山药蛋”等区域公用品牌,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动特优农产品“走出去”“销得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工作,多措并举推动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2.4万人以上,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健康扶贫、控辍保学、危房改造等帮扶政策,巩固提升“三保障”水平。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5%以上。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年内创建精品示范村10个、提档升级村50个以上。实施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增效工程,加快农村智能电网、5G网络等建设,提档升级农村养老服务,打造30分钟公共服务圈。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力争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100%,打造干净整洁、清新秀美的田园乡村。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推进国能太原第一热电厂2×1000MW退城进郊热电联产、古交抽水蓄能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杏花岭区200MW光伏、阳曲县100MW风电等项目建设,年内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80万千瓦。加快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推进零碳矿山、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建设,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太原经验”。稳步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持续完善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加快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气候投融资“太原样板”。
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打好蓝天保卫战。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推动东山石灰石矿有序搬迁、西山热电厂按期关闭停产。加快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年底前完成清徐县3家焦化企业备用干熄焦改造。做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力争完成18万千瓦改造任务。加强扬尘治理,年内淘汰国四渣土车30%以上,清徐“公转铁”项目10月底前建成投运。加强细颗粒物治理,力争PM2.5平均浓度降至40微克/立方米以下。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开展太榆退水渠治理攻坚行动,新建龙城污水处理厂,推动太钢工业含盐废水提标改造,强化汾河沿岸农灌水管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Ⅲ类。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加强危险废物、尾矿库、化学品、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管控,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高标准建设国家“无废城市”,加快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产业园建设,持续开展历史遗留工业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年内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深化节水型城市建设,促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力争年内中水利用率提升至34%。大力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加快阳曲侯村飞灰填埋、清徐环卫产业园医疗垃圾处置等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垃圾前端分类、中端转运、末端处置一体化闭环管理。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运营机制,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持续增强市属国企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精准预算、加强预警、备好预案,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大厅功能,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持续打造“可选可比”的普惠金融超市,推动金融更好更优服务实体经济。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行动,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推动首批13个重点事项落地见效。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市县两级20项以上政务服务高频事项掌上办、指尖办。重构跨部门办理业务流程,推动申请表单多表合一、线上一网申请、材料一次提交,打造“一类事一站办”服务。健全线上线下帮办代办体系,建设专业化咨询帮办队伍,加强政务服务事项申报辅导,切实增强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深化开放合作。积极配合申建中国(山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太原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中国(太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建设。完成太原国际邮件互换局扩容升级。稳定拓展中间品贸易,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深化国际友城交流合作。推动太原临空经济区建设,支持“太原航空”发展,拓展加密与国内外主要城市间航线网络,加快建设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全力促进就业增收。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33.5%。推动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实行“三日清零”机制,推动拖欠农民工工资动态清零。严格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康乐幼儿园杏花岭分园9月开园招生,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4所,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推进六十二中新校等学校建设,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推进太原卫生职业学院设立,推动职业教育提速提质发展。支持太原学院建设省内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示范项目,高标准建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扩大各级医院临床服务、急诊急救覆盖面。加快市中心医院府城院区、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等项目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大力实施“中医药强市”工程,统筹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10项具体行动。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建设全链条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出入院一站式、支付一网通等便民举措,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抓细抓实社会保障。新建改造一批城镇社区养老工程、农村区域养老中心、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上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向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持续推进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将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纳入保险范围。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低保和困难家庭保障扶持力度。发展慈善事业,健全残疾人、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支持建设一批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打造全国一流的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尽全力解决年轻人生孩子的后顾之忧!
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是政府一定要办好的实事。今年,我们在承接好省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再全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一是新增公共停车位1万个以上。二是新建二类以上公厕100座。三是新增自助图书馆服务站点20座。四是持续实施“百馆兴体”工程,新建全民健身中心5个、健身步道60公里、惠民门球场20块、惠民足球场100块,打造覆盖面更广的社区15分钟健身圈。五是建设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项目30个以上,把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送到千家万户。六是提升服务能力,规范服务标准,打造22个社区食堂示范店。七是实施乡村振兴实用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年内培训农民2000人。八是升级改造10个消防科普教育馆,发展注册消防志愿者7万人,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九是深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困难人口动态参保率达到100%。十是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100台以上,为紧急医疗救护争取“黄金时间”。
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积极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矿山、危化品、交通运输、城镇燃气、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聚焦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场所、人流密集型活动,持续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城市小区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各环节安全管理,打造安全示范小区100个,加快构建城市小区新安全格局。实施科技强安行动,加强岗位管理和现场管理,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健全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巨灾保险试点工作,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全方面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以新气象、新作为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新答卷。
强化政治引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大势大局下谋划和开展工作,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强化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法治思想,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巩固深化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强化规范性文件、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以法治推动善治。全面落实新一轮机构改革任务,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依法接受人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用心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动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以公开促落实、优服务、强监督。
强化清正廉洁。以严的基调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医药和基建工程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打造风清气正的清廉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治“”,持续推进整治为基层减负。政府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持续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强化工作落实。认真贯彻习“四个抓落实”重要要求,紧盯不放、一抓到底,让抓落实、重实效成为政府工作主旋律。坚持“四下基层”,大兴调查研究,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反映多的地方蹲点“解剖麻雀”,找到真正处理问题的思路办法。强化“四精四账”闭环管理,用好抓工作落实“543”体系,冲锋在前、担当在前,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倾尽全力做好每件事,在努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实现梦想。让我们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太原篇章!